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3-01-25

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先决条件

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令不少管理者比较头疼的问题。 'Exu^\  
jq1g $3C  
AA}}e S}  
4Oe:.  
让员工一天的工作积极性高昂没问题, 一周问题也不大,一个月也还马马虎虎,一年呢,两年呢,甚至五年、十年呢,怎么让员工有持续的积极性呢? eAP" \l\{  
/mb;!K  
.-[O<`*)'  
` V@ aF  
靠面对面沟通?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还不把人累死? xC\Eg.7:  
.X JX@0_  
ui%,KLP  
c{Xr;b L  
如果这样的话,管理者不用做其他事了,每天光费力的疏导这个员工、激励那个员工就已累的趴下,都可以改行去做心理医生了。 tA mGA}pp  
0CU6Q'xQQ  
x{;enEQ  
F$JN.*d.  
同样,管理者呢,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又如何保障呢? <~u4AIb"  
:]m:?>X2J(  
g1`k-wE^ B  
#`W^^h)}E  
也靠面对面沟通?那要把高层累的趴下。 _ dGlEVt  
8A_`Nn_)^  
e T@B K  
keFL;  
如果这么管理公司,这公司上上下下的人每天可真是累的心力交瘁啊。难怪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每天上班干活不累,累的是人际沟通。 8W[,zq0  
nP &I`N  
G: |y1U S  
dVK.d!u1  
可问题是,还真有不少企业就是这么“管理”的。 Kaj1GSDr  
-9ejP{CP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2) |  浏览(4845) |  收藏
一共有 2 条评论
笑看今朝 2013-01-25 22:39 Says:
那怎么样才能深层的、持续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呢?



我们都知道,对一件事情有积极性,特别是持续的,由内自外的积极性,恐怕最实效的办法是他(她)喜欢,他(她)心甘情愿,他(她)对此满怀兴趣。



喜欢游泳的人,只要体力允许,你让他一天游5个小时他都兴致勃勃。每天一觉醒来,对他而言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游泳。可如果他不喜欢长跑,你让他跑一个小时他都觉得累。



工作也是一样,真正能激发员工内在动力的,一定是员工自己喜欢的工作内容。



他喜欢,他做起来就会有乐趣,或许在其他人看来再琐碎不过的工作,他却做的兴致盎然。



因此,对于我们管理者来说,要想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动力,非把员工放在适合他的职位上不可。



对此,德鲁克的观点是,“有系统而慎重地持续安排员工到适当的职位上,从来都是激发员工干劲的先决条件。”



因此,不论是对于初创期实行经验管理的企业来说,还是成熟期规范管理的企业来说,德鲁克都建议我们,“所有企业都应该把员工职务安排当做头等大事,无论企业把先进技术用在什么地方,职务安排仍然非常重要。”


笑看今朝 2013-01-25 22:39 Says:
企业的诸多事情,当然包括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都是靠“沟通”的。



不少企业由于暂时业绩不错,公司内部一直是实行纯粹的“拍脑袋”式的经验管理方式,员工们都也习惯了,彼此配合的倒还相安无事。



中国的市场有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不少内部管理不太规范的企业,因为借助某些优势,公司经营的也还不错;倒是有些很注重规范管理的企业,有可能业绩反而不太好。



时间长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老板们也就悟出来了,“管他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企业一定要规范管理,道理大家都懂,但对于许多还在生存期挣扎的企业来说,毕竟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内部实行再规范的管理,制度流程再周密,倘若业绩不好,那都是白搭。



当然这些矛盾是企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所以,企业和我们人一样,都需要蜕变。



当企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的时候,当企业已闯过高风险期的时候,实行内部规范化管理才有金钱和精力的保障。



既然如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靠经验管理的“面对面沟通”,靠管理者的口头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