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文章


2016-12-03

一个探伤车间的管理秘笈

一个探伤车间的管理秘笈 %)XL47  
记者郝炜华 通讯员高爱梅 安子康 DydtUgC `  
,mj<Hz12  
6oOB gK9  
淄博工务段淄博探伤车间负责胶济客专、胶济线、德大线等共计2386.43公里、12896处焊缝的探伤工作。今年以来共计发现钢轨伤损324处。在探伤作业路程远、时间长,大部分是野外和夜间作业的情况下,他们如何取得以上成绩—— -qq~-Um;  
   {iOnb6X  
  告状与表扬 M4M\s#P'  
   Oh+.n  
  李政是探伤车间党总支书记,今年农历正月发生了两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一是职工告状,二是职工受到表扬。 xS%KDt{  
   L? :_HtP9o  
  2月14日,李政与车间主任李文博到淄博探伤一工区进行检查时发现有职工脱岗,为此下发通报做出严肃处理。通报一公布,立刻引起职工反响,有的认为处理得太重,更有职工给上级领导写信告状。收到反馈信息后,李政来到工区,向职工详细讲解相关规定,他说,在列车密度大、时速快的条件下,擅离职守是对安全生产的严重威胁。谈话虽然得到大部分职工认同,但仍有少数职工不理解。这时一名职工因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受到上级表扬。 i-p*LR  
   XR_m#Wco  
  2月17日,探伤一工区在马尚站进行点外焊缝探伤作业。做准备工作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自称在车务系统工作,要求与探伤工一起进入线路,检查列车防溜措施。班组长部曙拒绝了他的要求。不速之客又找了很多理由,但都被拒绝。这时,他亮明身份——路局安全检查大队检查人员,同时对部曙坚持制度的做法,给予表扬。 o8|| HYy+[  
   L3WAT i(-  
  李政立即向职工宣讲此事。前后联系,分析对比,职工明白了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思想疙瘩解开了,告状的职工又写了一封道歉信发给上级领导。 nGH:TC%_  
   S&Gy#%Q  
  自此,遵章守纪、严格标准的良好风气,在探伤车间形成。 d~]22  
   e!nQpg  
  通报与奖励 LEQb7;V L  
   &)$Qode  
  翻看李文博的工作日志,会发现他每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盯在作业现场。车间其他管理人员同样如此。 &fO>I]4  
   N3Qtt  
  管理人员到现场,盯控作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探伤车间的管理共识。他们每月有半月以上时间盯在现场,全程跟班,进行技术指导、安全监控、作业监督。为保证到现场不走过场,车间发放《跟班作业情况通报》《检查通报》《问题通报》,公布管理人员发现问题的性质和处理措施,班组向职工传达,一目了然。 )7@7 swx#;  
   ?r\\MQ)sU  
  11月9日,车间技术员陈炳然到胶济线上下行K112-116进行现场盯控时,与探伤执机手并行检查。走到上行K114.670处,他发现屏幕上出现异常波形,执机手却没有返回复核。陈炳然立即叫他返回,复核确认情况正常后才放行。陈炳然的做法,职工不仅没有意见,还在自发建立的微信群里留言:与其混一天,不如认真干一天,这样,晚上才能睡个踏实觉。 WAz(Hy  
   'p}>Vq!  
  管理人员到现场,强化了职工确保安全的责任意识。自年初至今,该车间有69名职工因发现钢轨重伤等故障,受到路局、段安全奖励6.937万元。 RzTMZ  
   aiIa~3x-  
  怀疑与信服 i9RIM%/G%  
   .=J}^RV(  
  从前,探伤车间与线路车间常因为判定钢轨伤损展开辩论,如今,这种现象在淄博工务段已经消失。因为判断伤损的高度准确,让线路车间对探伤车间由怀疑变成信服。 733Lb}KLZ_  
   c**qcbrh4o  
  精湛的技艺是提高探伤准确性的保证。为提高探伤业务水平,探伤车间每周五下午,以工区为单位组织学技练功。练功时,97名探伤工不仅要将伤轨样本按路局技术比武的标准复探一遍,还要分析车间本周发现的钢轨伤损波形。遇到发现重伤轨时,工区组织每名探伤工将重伤轨探伤一遍,写出探伤报告。组织职工到淄博机修车间厂房,剖轨查看伤损,分析真实情况与探伤报告的差异,不断积累探伤经验。 u9]?K_`*t  
   *_ t>=N,E  
  长期不断的学习,促进了探伤工业务水平的提升,该车间现今拥有9名工人技师、2名高级技师,1名三级探伤工。职工南振栋、吴远虎还代表我局到铁路总公司参加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q =+4&  
   Y/O6 ez-H  
  遵章守纪、严格标准的良好风气,盯控现场、发现问题的优良作风,勤学苦练、提高技能的不懈努力,应是淄博探伤车间取得优异成绩的奥秘所在。 ]ytX&7?U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401) |  收藏